展览现场 杨青 摄
其中,装置雕塑作品《素麒》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该作品由1997年出生于香港的杜梓锋带来,通过光影和简单道具的辅助,将未经雕琢的岭南狮头重新塑造成了一头气势威猛的雄狮形象,给大家带来新颖、独特的艺术体验。
令记者惊喜的是,此次展览还邀请了“小林漫画”加盟,小林老师用既温暖又深刻的方式,通过作品寄语2023年,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
此外,部分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上一年度优秀毕业生作品也将在此展览中亮相,踏上在学院之外展出的“初舞台”,给展览增添了青春活力、前卫创新。其中不乏许多人气作品,如用羊毛毡修复城市缝隙的“花花补丁”计划、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创意作品《同象行》等。
“这个展览很有意思,除了画作,还有很多作品都是之前没见过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喜欢。”广州市民陈心霓告诉记者,她和朋友特意来参观该展览,在看展的过程中感受年味,很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市民们更直观地体验到艺术的魅力,“花花补丁”计划的发起者罗盛天表示,其将于19日带着自己对城市老建筑修复的思考和解决方案到广州青宫,带着大家用羊毛毡让老建筑的缝隙里“开出”朵朵小花,让来广州北京路“行花街”的朋友在“花花世界”中感受广州“老城市新活力”。
广州青宫介绍,此次展览活动将持续至3月下旬。春节期间,广州青宫还会于18日至28日为市民准备一道“文化盛宴”——“兔年潮市、拾忆民俗”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民俗文化节活动,设有传统民俗互动体验、“喜迎新春”文艺演出、“花街奇遇结良缘”青年交友活动、开年看大戏、冰壶体验等多项精彩活动。(完)
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出炉******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董博婷)记者12日从国家档案局了解到,近日,国家档案局发文公布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结果,共有55件(组)档案文献入选。 55件(组)档案文献中,有乾隆《京城全图》、盛京内务府稿档等明清档案文献;有招商局历史档案、近代海河流域治理档案等民国档案文献;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哈尔滨市临时参议会档案等革命历史档案文献;还有海陆丰正字戏传承手抄提纲本、成都老茶馆档案文献等地方档案文献……这些珍贵档案文献以名录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对于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传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悉,截至目前,国家档案局共完成了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共计198件(组)珍贵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建立,为我国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提供了资源储备,也增加了公众对我国的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快三平台地图 |